正方观点随着当今生活节奏的加快,每个人都在家庭和工作的夹缝中讨生活,使尽浑身解数寻找一个平衡点,到底怎样才能让生活变得简单? 自由的土壤更容易开出绚丽的花朵 我们的生活需要弹性工作时间,很多家庭夫妻双方都有自己的工作,不能总是因为工作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总得要有人去接送孩子吧?总得抽时间照顾老人吧?做这些事情必然会占用一些日常工作时间。有的人本身就比较上进,还需要一些时间去学习。再说,调整上下班时间还能一定程度上避免交通拥堵。 弹性工作时间的概念早在60年代就由德国的经济学家提出来了,当时主要是为了解决职工上下班交通拥挤的困难,规定在完成工作任务或固定的工作时间长度的前提下,员工可以自由选择工作的具体时间,以代替统一固定的上下班时间。 很多员工的个人需要与传统的工作时间表相冲突,如果雇主能够为这样的员工提供弹性的工作时间,就会提高员工生产力和员工的满意度,减少旷工和辞职率,员工会在工作时间内更加努力,以保持住他们颇为满意的工作时间表,这种生活方式可以使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达到平衡状态,也有助于促进企业长足发展。 有自由,有效率! 我在一家广告公司从事平面设计工作,公司没有严格的考勤制度,员工上下班的时间都比较自由,来公司也不用打卡或签到。这种宽松的弹性工作制让员工在时间安排上由被动变主动,更能顺利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比如像我,虽然上班时间比较晚,但是有灵感的时候就工作啊,不拘时间地点,要是非要固定个工作时间,我又不能固定的在那个时间睁大眼睛等我的穆斯女神降临。我本人很喜欢弹性的工作时间,觉得弹性可以更好地适应工作和生活,让生活更自由,工作更有效率。 再者每个人的生物钟都不一样啊,自由安排工作时间可以让员工在身体和精神状态最好的时候工作。早晨思维活跃的可以把工作安排在早上完成,夜猫子可以尽管熬夜,每个人都在自己状态最好的情况下完成工作,这样的话,更容易挖掘自己的潜力,工作质量更高,更容易出成绩。我们自由地掌控工作时间,就是偶尔身体不舒服或者有急事尽可以去办,一切都处理好了,工作起来没有后顾之忧,效果总是让人意想不到的好。 奔奔刷脸族 每天刷脸的时候,最讨厌看见9:01了。我属于“打卡族”,每天早晨起床后都是忙忙碌碌,以最快速度洗洗刷刷直奔出门,心急火燎地往公司赶。到了公司后,全力以赴,百米冲刺,奔向打卡机。快速打完卡,进入办公室,整个人立马松懈下来,可以慢条斯理地开电脑、刷杯子、泡茶,甚至出去吃早点。一到月底就开始算计:本月迟到多少次,又要被扣掉多少钱。一想到这些被扣的钱,就很是郁闷,辛辛苦苦一个月,竟为了这些不干正事的时间付出这么大代价,无语问苍天啊! 其实公司这种规定早就暴露出很多问题,很多事情都得等老板安排,我来了您还没来,我要做的工作又需要您的指示,或者给我明确的答复,而您说资料只能等到了公司才能查到,然后才能回复我,而我早来也只能干耗着。这根本谈不上什么效率,为什么还这么苛求员工的上班时间呢?一般早晨9点上班,实际上大部分早来的人都在上网、聊天、吃早餐,很少有人是在工作,真正开始工作基本都在9点半以后。与其这样,为什么不放我们多睡会?精力充沛的员工才能更好地进入工作状态。 反方观点:弹性工作时间容易鞭长莫及 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员工容易变得懒散,拖延在固定工作时间内应达到的目标,也会模糊自己在公司内的确切角色,甚至混淆自己和他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当不清楚自己和他人的角色时,就会造成混淆、责怪、争执、对抗、生产力低下的情况。 弹性工作时间,会造成一些员工可能很少出现在办公室。这样一来,当其他员工希望联系他处理一些公司事务时,工作就没有办法顺利进行,造成问题更加难以解决,或使进度延缓,同时使管理人员的计划和控制工作更为麻烦,花费也更大。 许多工作不宜使用弹性工作时间制,例如百货商店的营业员、办公室接待员、装配线上的操作工。 不经意间弹进私生活 “弹性上班族”们说:“我们上班晚,但也常常加班,而且根本不分时间场合。”弹性上班虽然不错,但是工作和生活基本没有界限,凡是被束缚在按部就班的“围城”里的人,都对弹性工作制心生向往。可是他们又哪里知道我们的痛苦,上班时间的弹性,表面看起来很松弛,私底下已经一步一步在侵蚀着我们的私人生活,上班在岗时间不长,可是就算下了班也是在工作,时间长了就容易工作生活混为一体。 一般都是,下班了,手上的事情没干完,回家了接着干,周末也没个周末样子,想起一出是一出,只要不出门,基本上也是在工作。有时候,放假了还是要想工作的事,依旧觉得不自由,还不如按部就班的好。按时上下班,上班的时间就工作,下班就生活,将工作与生活分开,该玩的时候也没什么压力。弹性工作时间,搞不好,就是一直在工作,完全分不出娱乐的时间。我比较空闲,想约朋友的时候,一般人家都没时间,因为我弹性的schedule跟大多数人都冲突。慢慢地,弹性的工作时间并没有让我更悠闲,而是越来越工作狂,越来越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