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变频器 PLC 伺服
查看: 16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可穿戴设备快速发展 传感器技术是关键

[复制链接]

139

主题

0

好友

5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21 14:00: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世纪90年代,我国互联网刚刚兴起,通过节点连接,用户能够把家里的电脑互相连接起来。而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设备进入普及阶段,几乎每个人手上都会有至少一样移动设备,平板电脑或者是智能手机。

2013年底,我国发放4G牌照,互联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移动互联网爆发,移动设备也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微小的智能设备把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连接起来,即当下最热门的物联网。物联网的实现需要不同的接入技术,包括蓝牙、WIFI、RFID等网络传输技术。

在物联网建设中,移动智能设备的容量是非常庞大的。博通公司中国区高级销售总监钱志军称物联网与可穿戴设备已1.2万亿的市场总额,1.2万亿的市容量是非常诱人的。如此庞大的市场容量,已经有不少厂商跃跃欲试,不管是芯片、设备、软件制造公司都开始进军可穿戴领域。


虽然,市场容量比较客观,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能够在这个市场中站稳脚跟,并不容易。钱志军介绍,目前,可穿戴设备的市场需要激发的是创新的想法和应用,需要能够真正为客户生活带来便利的产品,这样的产品才真正被消费者接受。比如谷歌眼镜、计步器、手表,当消费者使用该产品,并能够体验到产品带来的便利,产品才会有生存下去的可能。在整个物联网可穿戴设备中,主要有几个重要组成部分来驱动市场向前发展,其中最基本的条件则是硬件,硬件当中芯片是整个设备的核心。

当下,可穿戴设备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然而,消费者最为关注的则是可穿戴可以做什么?就目前来看,因为我国人口老龄化方面的趋势,健康监测成为人们新的需求,电子血压计、心率测试仪被广泛使用。医疗领域,可穿戴设备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不同的人群,需求不同,在年轻人群当中,除了智能眼镜、智能手表之类的可穿戴设备之外,最接近实际情况的则是汽车,汽车也是物联网的一大组成部分。随着传感器,传输技术的发展,智能汽车成为可能。据了解,各大汽车厂商均有这方面的意向,预计在5-10年内都将推出智能汽车。而这些产品的实现,是多项技术共同发展的结果,包括定位、摄像、传感器技术与无线传输技术。

在不远的将来,随着传感器技术,低功耗技术,云端数据的发展,可穿戴设备将实现更多的功能,可以自动导航,为盲人导航。在整个移动互联网,医疗,车载,消费,零售,都会与物联网相关。而可穿戴市场也有很多不同的形态,这些形态很难说哪个形态在特定的阶段会成为主流。作为所有的智能穿戴式设备,钱志军认为,可穿戴设备是以智能手机为中心的辅助设备,通过智能手机时时刻刻与其他设备相连接,无线接入设备,包括蓝牙,WIFI技术,预计每年增长超过300%。

钱志军表示,目前状态下,我国的基础设备已经相当完备,3G技术、4G技术、蓝牙、WIFI,各种连接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基础设备本身并不是瓶颈。缺乏的是好的产品,好的应用。提到一些应用,国内厂商各种网站在做应用,但出类拔萃的并不多。钱志军建议,真正做的好的可穿戴产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特性,哪些设备类型能够适用于可穿戴设备,低功耗,尺寸,能够和周围的产品互通兼容。另外,安全性也很重要,不会对隐私造成问题才能被消费者所接受,目前的应用中有许多厂商忽略产品的安全性。

那么,博通是如何看待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呢?钱志军介绍,目前,我国国内可穿戴设备的市场比较分散,每一个人都会有创新的想法,可穿戴市场要实现起飞,最关键的是需要低功耗,只有解决了功耗问题,才有继续发展的可能。另外一个则是可穿戴设备的尺寸问题,微型化是必然需求。而最后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是,可穿戴设备需要有开放的平台,使用户很容易用到产品,不需要客户设置,能够很容易的自动搜索实时开启。

创新无止境,科技的力量是无限的。可穿戴设备的市场容量是无法估量的,我国企业能否抓住机遇,关键还在于能否真正的创新,使消费者有切身的体验,抓住消费者需求才是关键!


更多资讯可以关注:http://www.cwiemechina.com/news/


2014 CW&CIEMME展览会于5月15日至17日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开展。更多信息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社区首页| 家园首页| 群组首页|我的微博|手机版|Archiver|caisg Inc.

GMT+8, 2024-6-26 17:32 , Processed in 0.06717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Templates yeei!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