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变频器 PLC 伺服
查看: 14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少些饭局,让“校园社交”更健康

[复制链接]

286

主题

0

好友

1006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10:05: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聚餐、喝酒,已成为不少大学生社交生活的一部分。近日,一个面向460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三成受访者聚会频率达每周两次以上,近四成聚会社交的开销占生活费比例超过30%,竟有人1个月有20多个饭局。


  班级聚、舍友聚、社团聚、老乡聚、获奖聚,甚至连领到贫困助学金也要聚……调查显示,近六成的学生虽然心里不情愿,但接到聚餐邀请还是会去,一是想多认识人,二是担心被人说另类。流风所及,确实容易风行草偃。而对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而言,聚餐社交本身就是负担。偶然、适度的应酬与交际,在所难免;了解一些基本礼仪,避免毕业后进入职场闹笑话,也无可厚非。但如果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成为现象、文化,则就该警惕、须改变了。


  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大学已不是象牙塔。大学校园的饭桌交际,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社会上应酬文化的折射。而这样的饭局交往、酒桌社交,也只是大学校园风尚的一个折射。此前,关于大学学生会选举、社团争夺资源乱象的报道,也让人心惊。客观上,大学生已经成熟,大学也是一个小社会。但在思想还未成熟、价值还未定型之时,他们也容易被社会风气所影响,认为“世俗化”“庸俗化”就是“灵光”,就是“能混社会”,视之为“主流”、以之为“上进”,反倒让青春沾染上沉沉暮气。


  大学生仍是时代的骄子,仍是走在时代风尚前列的人群。正因此,更可以用健康向上的社交方式,来涤荡“吃喝酱缸”的熏陶渐染,建构更有意思也更有意义的社交文化。不用迷信“烟熏酒醉才是友谊的润滑剂”,青春有自己的打开方式:对于热衷于此的校园“官油子”,应该敬而远之;对于这套游戏规则的浸染,可以更多地说“不”。


  不管是学校、教师还是社团,其实都可以有更好的方式来构建学生的社交生活。在大学里,有趣、有营养的交际其实很多:周末学术沙龙、咖啡馆创业交流会、线下读会、校园外语角、各种社团活动,甚至操场草坪上的吉他歌会、自行车骑行、团队户外爬山……这些才应该成为大学社交生活的美好回忆,而不是一个个夜晚的沉醉不起。


  青春,有更值得期待的东西。年轻人终究是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他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新来的年轻人”可以给一个单位注入活力,带来新的文化、新的风气。这样的年轻人多了,健康向上的文化就能不断引入社会,社会才会为之一新。如果还没入社会就被饭桌捆得死死的、被酒精泡得透透的,变成“小酒鬼”“交际花”,端起酒杯一套一套的、做起事来一愣一愣的,我们又如何寄希望于青春令社会更加昂扬?


  改变风气,而不被风气肆意地改变。其实,“无聚餐、不社交”,并不只是一些大学生的习气。马克思有句名言:友谊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浇灌,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这才是“人、关系与连接”的社交本质——以真诚、理解、健康、信任与热情作为核心理念,塑造并输出更健康、更向上的社交文化,让这个社会更好地形成人与人之间的联结,这同样关乎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社区首页| 家园首页| 群组首页|我的微博|手机版|Archiver|caisg Inc.

GMT+8, 2024-11-15 22:42 , Processed in 0.06317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Templates yeei!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