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需求让中国机器人制造商数量猛增,专家提醒有风险 工业自动化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发挥了无比重要的作用,政府的公共政策则正在寻求推动包含汽车、造纸、发电、空运和铁路运输、机床、新能源、建筑材料、冶金和矿山行业在内的各个市场的生产目标。 在中国,以技术为基础的工业领域正在经历着飞速的变革,而这正是由目标在于有效的实践、创新和智能能源分配的政府政策所推动的。包含工业计算机和其他嵌入式系统在内的高科技的加速部署过程,以及基于传感器的监控与控制系统的开发,都使中国的工业自动化行业处于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时刻。中国作为技术的领导者和具有全球重要性的主要制造中心来说,正在经历着生机勃勃的成长过程。 有专家认为:我国机器人产业之所以进入了成长期,取决于4个要素: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劳动力出现短缺;劳动力成本随之上升;机器人价格大幅下降,企业使用工业机器人的直接成本目前只有人工成本的23%;机器人技术快速发展,新一代工业机器人呼之欲出。 放眼全球,美国政府提出“制造业回归”,发布新一轮机器人发展计划;欧盟提出“新工业革命”和“工业4.0”,其核心是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构建的工业互联网;日本政府发布了“制造业复兴计划”,提出到2020年,制造业的机器人数量比目前增长1倍,非制造业机器人增长20倍。我国制造业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但如果在这一轮机器人国际竞争中有所作为,就有望实现“弯道超车”,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中占得先机。 起初,由于政府担心2009开始,社会生产力会出现不足,因此想凭借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来提高生产率。而中国的厂商也因为人工费用过高而苦恼。两者一拍即合,2013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进口国。 与此同时,不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在鼓励本土制造商与外国企业竞争市场份额。在“十二五”经济计划中,政府将机器人生产列入重点关注领域,希望能够打造出4、5家本土“冠军”企业,计划年生产量13000台。 据新华社27日报道,中国现在已经有420家机器人公司,30家正在建造或已经投入使用的产业园区。 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2013年中国大概销售了37000台机器人,其中大概四分之三购自海外。为了达到中央政府2015年本土购买量占总数三分之一的目标,本土机器人生产量增长了两倍,大约有10000台左右。 地方政府对机器人行业采取了大量的激励措施。广东东莞成立了2亿元的投资基金资助本土企业投资机器人产业。然而对机器人的大量需求并不代表对机器人生产企业的大量需求。对此,有专家表示: “机器人在许多领域还没有超过人工,过度的自动化本身就是存在风险的。” 广州国际工业自动化技术及装备展 SIAF 主办单位: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 展会官网:http://www.spsinchina.com 电话:+86 20 38251558 传真:+86 20 38251400 邮箱:sps@china.messefrankfur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