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的价值,并不取决于熟人所占的比例,恰恰相反,那些半年无单聊的人、无共同小群的人、半年没有回复的人——这些陌生人、社交网络中的「弱关系」,可能会带给你更有价值的信息。
许多人,嘴上说玩腻了微信,但手指却无比诚实。 最近朋友圈里不少好友像排查地雷一样排查微信里的陌生人,大有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漏网一人之势。许多平时宣称不怎么刷朋友圈的朋友们,也在响应微信新近推出的一项功能:「不常联系的朋友」的甄别与排查,标准主要有三条:半年内无单聊、无共同小群、半年内没有回复。 社交洁癖就像一场癔症一夜横扫朋友圈,他们都在决心满满地为捍卫社交的纯洁性——确切的是说是提纯熟人之间的社交、打击只潜水不点赞不发帖不互动的陌生人社交——而战斗。 微信朋友圈的价值,并不取决于熟人所占的比例,恰恰相反,那些半年无单聊的人、无共同小群的人、半年没有回复的人——这些陌生人、社交网络中的「弱关系」,可能会带给你更有价值的信息。 在这些靠关系找到工作的人中,只有16.7%经常能见到他们的这个「关系」,也就是每周至少见两次面。而55.6%的人用到的关系人仅仅偶然能见到,意为每周见不到两次,但每年至少能见一次。另有27.8%的帮忙者则一年也见不到一次。 也就是说大多数你真正用到的关系,是那些并不经常见面的人。这些人未必是什么大人物,他们可能是已经不怎么联系的老同学或同事,甚至可能是你根本就不怎么认识的人,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他们并不出现在你的社交圈子里,起码在你的社交圈子里属于不太活跃的一类人。 首先,朋友圈里天天为你点赞评论的人,不太可能给你带来有价值的增量信息,因为他们大都是你的同事、客户、朋友,你们大都处于同一个圈子,处于同一信息源的辐射之下,彼此能够带来的增量信息和多样视角都相当有限。 其次,人脉的实质不在于你融入了哪个圈子,而在于你认识了多少圈外的人。这些圈外人会为你提供更多元的信息、观点和见解,从而提升你的视野与格局。你的社交网络里来自不同行业的人越多,你的创新能力也可能就越强、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也可能越大。 最后,早点摆脱对校友会、同乡会的依赖和迷信。费孝通笔下的差序格局早已支离破碎,在一个商业社会,人格独立的首要标志是告别老乡和校友。最起码,从拓展所谓人脉的角度,他们并不是最合适的对象。
|